分类
栏目
对于牧师来说,培养领袖的重要性并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概念。然而,这项事工很容易让人觉得太过沉重,尤其是当事奉中还有许多其他事务需要附上精力时。因此,秉持那位忠心训练我的牧师所彰显的精神,下面提供了九种帮助你培养领袖的方法,以便在你离开教牧岗位后,能够有人继续承担教牧的工作。
坚守纯正教义,是忠心福音事奉的关键。但保罗的眼光没有止于自己的事工,他对提摩太说:“你在许多见证人面前听见我所教训的,也要交托那忠心能教导别人的人”(提后 2:2)。保罗不仅关心提摩太是否继续持守正确的信仰,也关心他是否把真理教导给其他人,好让他们能把真理传得更远。
在培养同工时,我们很容易把“结果子”与“忠心”对立起来,只强调后者。但真正的忠心,应该是努力结出果子。当你退休时,你不会希望教会的下一阶段步悲剧性的旧约故事的后尘:“以利的两个儿子是恶人……(撒母耳的)儿子却不行他的道”(撒上2:12,8:3)。
所以,当你问自己:“我在事奉上是否忠心?”时,不要只看你自己,也要看看那个将来要接手你职分的人。你正在为他的预备做些什么?
保罗就是这样一位希望提摩太成为牧人的牧者。若不是这样,他也不会称赞提摩太服从了他的“教训、品行、志向、信心、宽容、爱心、忍耐”(提后 3:10)。如果你想培养出忠心的同工,你自己就要成为那个值得他们效法的人。就像中学生看完史蒂芬‧库里(Steph Curry,NBA知名球员——译注)的精彩片段后想在三分线外投篮,或是约翰‧派博听完约翰‧奥肯加(John Ockenga)的讲道后也渴望成为传道人一样,你教会里的“下一位”也需要一个激励人心的榜样。
我盼望我对耶稣和祂话语的热爱能激励他人愿意跟随我。亲爱的牧者弟兄,你也要成为那些正在观看你之人心中的榜样。
“他所赐的有使徒,有先知,有传福音的,有牧师和教师,为要装备圣徒,各尽其职,建立基督的身体。”(弗 4:11–12)
教牧事工是为圣徒而设。在我们热心做主工时,往往会不自觉地把所有事情都揽在自己身上,结果就是留给其他人的服事空间少之又少。这不仅阻碍了成员们的属灵成长,也让教会成为一个不利于培养未来长老的环境。
我小时候在家中就经历了类似的情景,这也是我为什么到现在动手能力依然很差的原因。我们家修东西总是请专业人士来,没人教我怎样使用工具修理。同样的,培养教会领袖,就是要把神的话语交到弟兄姐妹手中,并装备他们去使用。
当有人来找你,提出对某位成员的顾虑时,不要成为那个总是出手处理一切的“专业人士”。你可以给予建议,但更要帮助教会承担起牧养的责任。未来的领袖,往往正是在这样的操练中兴起的。
每当我望向会众时,我都会试着去想,神是否正在兴起一些人成为长老。其中一个辨识的方式就是聆听。听听其他成员在属灵上会依靠谁来帮助自己;听听弟兄们是如何谈论他们的肢体——他们是否关心别人?是否热爱真理?大卫‧赫尔姆(David Helm)曾对我说:“领袖天生有好奇心。”所以,当有个年轻人总是问你一连串关于圣经的问题时,不要感到厌烦,要留心观察——他将来很可能成为一个领袖。
但不要只是聆听,也要看出实际的果子。是谁常常出现在身边、又能聚集众人?最近我在几位受洗见证中听到同一个弟兄的名字,这一下子就让我注意到了他。我们长老会专门预留时间来讨论潜在的长老人选,也刻意花时间与这些弟兄相处。
训练一只狗最好从它小时候开始——虽然那时它还在咬东西、随地大小便。同样地,虽然我们绝不能忽视《提摩太前书》3:1–7 和《提多书》1:5–9 中关于长老资格的教导,但有时候我们把标准设得太高,反而忽略了那些本该被培养的弟兄。
我在访问苏格兰的 20Schemes 机构时意识到这一点的。梅兹‧麦康奈尔(Mez McConnell)指出,在毒品泛滥、生活贫困的社区里,其实和郊区一样也有很多潜在的领袖,只是需要更多努力去发掘。我回到教会后,重新寻找那些我以前忽略的人。我发现,有些弟兄虽然还不具备担任长老的资格,但他们在小事上是忠心的——他们常出席聚会、谦卑、有好奇心、也有时间。这些就已经足够成为有目的的门徒训练对象了。门训和耐心,是培养一位长老不可或缺的。
如果我们要培养忠心的传道人,就必须效法罗伯特‧柯尔曼所谓的耶稣“福音工作的大计”:耶稣拣选十二个门徒,“要他们常和自己同在”(可 3:14)。同样地,如果你希望门徒成为像你一样的人,他们就必须亲近你、认识你。
这种“亲近”对每一位牧者来说可能会有不同的形式,但不论是内向还是外向的人,都应尽可能把“与我同行”的原则融入日常生活。例如,我有一位弟兄每周三会与我共进午餐,一起讨论我讲道的经文。每周六晚上,我会朗读讲章,让一群弟兄给我反馈;讲道完的主日晚上,另一组弟兄会对整篇讲章提供回馈。不论我在哪里,我都希望“下一个人”能在我身边。他需要看见牧养的愿景,也需要有人帮助他一步步走上这条路。
保罗提醒提摩太:“将神藉我按手所给你的恩赐,再如火挑旺起来”(提后 1:6)。如果连提摩太都需要鼓励,好叫他成为神所呼召他成为的人,那些还未被按立、甚至没有像保罗亲自带领的弟兄,岂不更需要帮助和勉励吗?成为牧者的渴望,是在时间中逐渐成长的,而它最健康的成长方式,是有人同行、有人扶持。
我们可以用多种方式来牧养未来的长老。例如,问一些能帮助他省察的问题:“如果五年后你还不是长老,你觉得是什么原因?”尽可能鼓励他现在的事奉,因为人往往更愿意做自己擅长的事。用你的牧者之爱去祝福他,他也许就会渴望去同样祝福别人。事实上,当你发现他有潜力时,可以把一些事工交托给他,好让他在实践中成长、成熟。
没人教过我怎么打鼓,但如果你给我两根鼓棒和一套鼓,我也能“敲出点声音”。问题是,没人会想听。
同样的,我们不应该只是把一个年轻人推上讲台,只给他一本圣经,然后说“祝你好运”。正式的装备训练,对于建立能力和信心都至关重要。我想为“接班人”预备最好的条件,使他能受托付、能被使用。如今这通常包括一起参加西缅(Simeon Trust)的讲道工作坊,开设我自己的讲道课程,甚至有可能提供实习机会。
不过,其实也可以更简单。过去几年,我对第一次讲道的弟兄的训练方式,就是连续四周每周一次的聚会,一起讨论如何预备讲章。当他们最终在主日晚上的聚会中讲道时,已经可以确信自己的讲章是忠于圣经、对人有益的。
我不是在教室里指导我儿子如何打篮球,而是在球场上。球员需要上场。如果我们要培养更多传道人,他们就需要实战的机会。
机会有很多种形式。例如,带领会众诵读圣经或带领公祷,都是给初学者提供反馈的好机会。我们教会有主日晚间聚会,这成为首次讲道者的一个战略性平台。我也尽量在主日上午与需要更多经验的弟兄轮流讲道。无家可归者收容所、老人中心、其他教会……这些地方都能提供更多讲道机会。你能提供多少就提供多少,因为传道人需要讲道来成长。
事工的目标不仅仅是“忠心讲道、没有丑闻”就好。当我们将来向主交账时,我们应当盼望自己事工的果子中,有一部分是那些更忠心的牧者——是主借着我们一同兴起的。
译:DeepL/STH;校:JFX。原文刊载于九标志英文网站:Nine Habits of a Pastor Who Raises Up Pastors.